image

「逆鯉? 」 「是逆鱗啦!!」

 

一首Punk歌救地球是由伊坂幸太郎的短篇小說集「FISH STORY」其中一部改編而成,中村義洋監製的電影,充滿了濃濃的伊坂風格,讓人看完電影後滿足無比,腦海中不斷的重播著劇中的一幕幕。

 

假如是伊坂迷,別擔心,這部電影依舊充滿著莫名其妙的名字、詭異的開頭、劇中人說劇中人的故事、跳階的時間軸、撲朔離奇的故事、每段的串聯性、一定會出現的音樂要素(這次連電影名都有出現XD)與充滿正向意義的主旨,看完後會大呼過癮。

 

劇中以1975年的日本龐克團體「逆鱗」的最後一張專輯曲「FISHSTORY」貫穿整部電影。在那個以抒情歌為主的日本,根本接受不了如此前衛的龐克樂。就像台灣還在聽鄧麗君「何日君再來」、「月亮代表我的心」的年代,出現了周杰倫的滷蛋式RAP,怎麼想都覺得不會大賣。由那個年代的定義來說,逆鱗從頭到尾都不算是成功過。

 

除了1975年的龐克樂團這條主線之外,還有在多段時間的多條線,像是更早的出版社、1988年的聯誼、1999年的海邊、2009年的船上,與電影片頭開始的時間,2012年,彗星撞地球前五小時。每一條線的故事主角、背景跟事件都不一樣,卻有一點是相同的,那就是「活在當下」。每個時空的每一個主角,都有著自己的信念,並且去實踐自己想做、該做的事,活出自己。

image

 

逆鱗他們並不是想做迎合市場口味的音樂,而是想唱出自己的音樂,即使幾乎全日本都無人能理解。同時的,在其他時間點中的人們,也都是這樣的做法。如同裡面廚師所說的:「小時候我並不了解這一切是為了什麼,現在,我很感謝我父親。」有時候,我們並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,或是活了一輩子並沒有什麼大成就。到底這些作為能代表什麼,這能影響什麼,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都看不出來,但是這一切一切,都會牽連到其他事情。我們有如拼圖畫的其中一塊,乍看之下並沒什麼影響,但當一片咬合一片後,漸漸地整個畫面就浮現了,也造就了想不到的景象。

 

當然,伊坂式的笑點在整部片中沒停斷過,在看電影時大家三不五時就狂笑,還有動聽的音樂,與武打動作與世界危機。各個商業片的元素都有了,電影將其大雜燴,炒出了一部口味不凡又好看的非主流商業片。
image

 

於場外等待進場看電影時,有聽到一位也是看同一場的男子打手機說:「只要是玩樂團的,應該都要來看看這部。」在電影結束後,我對他的想法很認同。在台灣,很普遍的會認為玩音樂,有如學藝術、寫文學等很沒出入,也很殘酷的現實大部分也是如此。記得當我跟父母提到某國中同學現在苦練習琴,準備去維也納修音樂,父母的第一個反應是:「喔,那是因為他們家裡有錢才能放心讓他玩音樂。」很多玩音樂的人們,有如電影中的龐克團逆鱗一樣,因為種種因素,而不被當成主流,或是不被看好,但是他們所做所為,喜愛自己所做的事,說不定會深深的影響著後世,甚至救了地球呢!

image

有人會說,這太唬爛了吧!!沒錯,電影中有段團員們在討論FISHSTORY這字的意思,就是「唬爛」(也是小說的英文名字),整個電影的故事就很唬爛,又或者是無心插柳造成的,就像劇中那本小說一樣,就像逆鱗他們的歌一樣,可是我們從電影中得到的收穫卻是真實且感人的。

 

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,電影中告訴我們的,沒有正義使者從出身就認為自己是要拯救地球的,每個人都可以是食神….不…我指正義使者,正義使者不是一個職業,而是一種準備與訓練。而電影中的主角們幾乎都是平凡人,就和我們一樣。所以,當我們每個人,都投身在自己想做,該做,要做的事情上,就像電影中的那些主角們一樣,最後,說不定就能拯救了地球也說不定呢!

 

一首Punk歌救地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b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